如何找到精準客戶?學會用Persona做受眾定位,找出第一批買家
一、前言
你是不是常常不知道怎麼找客人?廣告預算花下去,卻不知道對的人有沒有看到?「怎麼找到對的受眾」其實是所有行銷活動的核心。
不管你是剛創業的老闆、第一線的行銷人,還是想試試投廣告的新手,你一定遇過這個問題:「到底誰會買我的東西?」,你腦中可能有模糊的想法,但沒整理出來。在沒有「受眾」概念的情況下做行銷,就像在大海裡亂撒網。
這篇文章要帶你學會用一種簡單又實用的方法——Persona(人物誌),幫你進行受眾定位,從而更精準找到第一批真正願意買單的客戶。
👉 本文也會帶你看一個真實案例:我曾經針對一份「線上教學互動技巧簡報」這個產品,為其設計了一個理想客戶——國中老師:思蓉,並透過她的Persona設定,大幅提升廣告投放與內容製作的精準度,達到營業額增加20萬的成績。
目錄
- 什麼是Persona?為什麼要做受眾定位?
- 如何找到代表你的Persona?
- 建立你的Persona:從基本資料開始
- 深度描繪Persona性格與生活
- Persona購買動機設定(關鍵段落)
- 用一段故事描述這個人的日常
- Persona如何幫你設定廣告與行銷策略?
- 常見問題(FAQ)
- 結論與行動呼籲
二、什麼是Persona?為什麼要做受眾定位?
Persona 是一種找出「一個代表人」的方式,這個人代表著你的理想顧客或某個目標族群的縮影。你會為這個人命名、設定他的年齡、興趣、收入、職業與生活習慣。
這個做法的目的是,讓你更有畫面地去思考「我的產品該賣給誰?」。比起模糊的「20-60歲上班族」,一個有名字、故事的Persona能幫助你精準設定廣告投放對象、傳遞訊息,甚至是反過來設計產品。

三、如何找到代表你的Persona?
我們現在知道了要找一個代表人,那要從何而找呢?
方法一:走入人群,觀察真實顧客
如果你已經開始經營、手上有一些顧客,就從這些人開始。尤其可以找跟你不錯的老顧客,重點是找一開始不認識你的人,千萬不要本來就是你親友帶有捧場性質的人。接著,觀察或訪談他們:年齡、性別、職業、消費動機、喜歡的品牌等等。
如果你是一個新品牌,還沒有自來的客人,你也可以去別人的實際店家觀察
例如你是賣簡約風格的服飾,可以去Uniqlo門市觀察消費者:停留在哪一區?帶著什麼包?大概幾歲?這些都是你設定Persona的重要素材。
方法二:網路搜尋,利用社群/論壇做人物觀察
沒有實體客人沒關係,你還有網路。進入 Facebook 社團、Dcard、PTT 等社群論壇,觀察特定族群的活動。
以賣衣服為例,可以加入穿搭社團,看裡面的發文風格、品牌喜好、價值觀、口吻,還有留言互動。

要記得人們會發甚麼文,就代表他關注甚麼議題與事情,這些都是對行銷來說是寶貴的資產
或是也可以直接鎖定某個帳號作為你的Persona樣本。
如果你是想從你賣的產品剛好在論壇中有對應的版,你也可以關注那個版。例如:你是賣化妝品的,就應該去關注美妝版,看看大家最近流行甚麼妝容。
四、建立你的Persona:從基本資料開始
再來我們要正式開始做一份人物誌Persona囉~
一個完整的Persona至少要包含以下資訊,這些資訊不是為了填表格而填,而是幫助我們更具體描繪出一位最好是「真實存在」的顧客樣貌。
- 姓名:給這個角色一個名字,當我們聽到一個人的名字時,其實就能幫助腦中建立形象。
- 性別:產品是否明顯偏向某一性別?性別會影響購買決策與生活習慣。
- 年齡:設定明確年齡而非區間,不同年齡會有不同行為習慣與價值觀。
- 職業:選擇一種職業就是選擇一種生活。工作會影響生活方式、收入結構與日常接觸的資訊來源。
- 月薪:判斷他對你產品的可負擔能力,與他可能消費的方式。
- 照片:人是視覺動物,一張代表性的照片能強化你的想像力,也方便做報告或簡報。可從直接幫你老顧客拍一張,或是從FB或相關論壇挑選貼近形象的照片。
將這些資料整合在一起,讓你更清楚地描述目標對象,也能幫助你在設定廣告受眾時,想像得更具體,避免只依賴模糊的數據欄位。
例如:
會買「線上教學互動技巧簡報」的 Persona(我做過的真實案例)
- 姓名:思蓉
- 性別:女
- 年齡:35歲
- 職業:國立國中老師
- 月薪:42k~50k(是否有獎金決定區間)
- 照片:
五、深度描繪Persona性格與生活
個性特徵
用三個形容詞描述與產品高度相關的個性:
- 熱愛教育
- 喜歡學習新知
- 關心學生的學習效果
記得在寫個性時,這些個性是要跟你產品要關聯,因為人的個性是多面向的,面對不同人事物可能展現出不同性格,若選擇與產品無關的特徵,寫出來的意義就不大。
❌ 反例:如果你寫「對父母很孝順」、「熱愛旅行」,這些特質雖然具象,卻與線上教學簡報毫無關聯,無法幫助你設計有效行銷訊息。
品牌喜好
了解他喜歡哪些品牌,可以反推生活風格與價值觀。例如:
- 誠品書店:可以找較課外讀物,自己喜歡閱讀
- 蘋果 Apple(iPad & Apple Pencil):作筆記方便,重視工具與學習效率
- 天下雜誌:持續關注教育趨勢與社會議題
- 福智文教基金會:重視內在修養與教育使命
- City Cafe:因為需要喝咖啡提神,價格合理、方便快速
這裡也可以思考:為何思蓉不去星巴克或路易莎買咖啡,而是選擇7-11的City Cafe?
因為她追求的是快速方便且平價的選擇,反映出她生活節奏忙碌、實用導向的個性。即便是同一種產品(咖啡),不同品牌的選擇也透露出消費者在意的因素,這些都可以進一步連結到他會不會選擇你的產品,以及你該如何與他溝通。
這些資訊不只讓你更了解這個人,也能幫助你找到可能投放廣告的平台與風格。
六、Persona購買動機設定(關鍵段落)
這是Persona中最重要的一步,必須明確列出這個人為什麼會買你的產品。
以思蓉為例:
我們的產品是一份設計給線上教學老師使用的簡報工具包,內容包含互動技巧、學生參與小工具、教學提示等。所以我鎖定了像思蓉這樣的國中老師族群。
她的購買動機包括:
- 想提升自己上線上課程品質,和學生多點互動,不想自己單獨一人講話
- 學生上線上課容易分心,想要讓學生能夠專注於課堂,並吸收更多內容
- 看到廣告產生興趣,若是花一點錢能提升課堂大品質,非常值得
在思考動機時,如果你想不到的話,可以從這幾個層面去想或直接問你的客人
1. 為什麼她會需要這個產品?
這是最基本的一層。你會知道需要這產品的基礎人群。
2. 為什麼她選擇買你的產品?
這就牽涉到你產品的差異點。像是:她在看到我們的簡報工具包時,發現內容實用、設計簡單、價格合理,最重要的是這份產品針對「線上互動教學」有具體解法,與市面上其他泛泛而談的教學資源相比,更貼近她的需求。
3. 她從哪裡知道你的產品?
這提醒自己,可以進一步強化這個曝光管道,也思考是否有類似的社群、廣告平台或KOL協助曝光,觸及更多像Persona一樣的客人。
七、用一段故事描述這個人的日常
思任職於國立國中,對於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注重,所以常常想帶入不同的方式教導學生,例如:帶孩子動手做或用影片來引導,在非上課時間也常常補充自己的知識,不過因為疫情被迫改為線上上課,對於線上上課較沒經驗,比較沒有頭緒要如何上比較好。
就是用這段故事統整她的生活,讓整個Persona「活起來」,這也能延伸轉化成廣告切角或影片腳本等。
八、Persona如何幫你設定廣告與行銷策略?
有了Persona後,你就可以輕鬆設定廣告組合中的廣泛受眾囉~
- 年齡層:25-45歲
- 性別:女性為主
- 興趣標籤:教育、學生、數位教學、誠品、iPad、親子關係等

如果你還不會設定廣告,可以看這篇:最簡單臉書/IG廣告設定教學:行銷活動、廣告組合、廣告一步搞定!
如果想要知道,如何用Persona來延伸出更多的文案切角,進而寫出高轉換廣告文案,請大方來我IG敲碗,越多人敲我會越快寫出文章~
九、常見問題(FAQ)
1. Persona 是什麼意思?
Persona 是代表你理想客戶的一個虛擬角色,透過設定姓名、職業、興趣等資訊,幫助你更聚焦溝通與廣告。
2. Persona 和目標客群有什麼不同?
目標客群通常是用「一群人」來描述,例如:25-35歲女性;Persona 是用「一個具象人物」來代表整個群體,更有畫面。
3. Persona 一定要真的存在嗎?
不一定,但越真實越好。可以從真實客人中提煉出來,或從社群觀察中模擬出來。
4. 我是小商家,也需要做Persona嗎?
越小的品牌越需要。因為預算有限,更要把每一塊廣告花在刀口上,Persona 能幫你避開模糊行銷。
十、結論與行動呼籲
學會建立Persona不是只是填表單,而是讓你真正「看見」你的客戶是誰,從而說出對的話、做出對的內容,投放在對的地方。從今天開始,用Persona幫你釐清受眾,讓你的第一批客人主動找上門!
如果你有看到這一段,我想在這偷偷放個彩蛋,來私訊我IG,我送你Persona的模板,你可以不用再自己整理~